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 抗疫审判两不误 公平正义不止步
作者:城中区法院  发布时间:2022-09-14 08:44:13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疫情肆虐反复,不仅打破了原有的宁静,打乱了许多人的生活节奏,也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但这并不妨碍法院干警坚守自己的岗位。为切实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疫情期间法院审判工作不停滞,城中法院充分利用在线服务平台开展调解工作,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化解纠纷。

近日,城中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法官通过线上庭审系统开庭审理了一起离婚纠纷案。

原告诉称,原告与被告经邻居介绍认识,于2017年2月14日在青海省湟中区土门关乡人民政府领取结婚证登记结婚,婚前原告对被告缺乏了解,婚后两人生气吵架被告就家暴原告,多次殴打原告,致使原告满手疤痕,原告考虑孩子尚小,长期容忍被告的家暴,被告毫不关心原告,婚姻存续期间,稍有不慎,被告就对原告拳脚相加,夫妻之间的矛盾,致使原告心力交瘁,2022年7月13日晚,被告再次家暴原告,拖拽原告的头发在墙上猛撞,原告无奈之下报警处理此事。原告觉得现如今夫妻感情无法挽回,为了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向城中法院提起诉讼。

承办法官杭丽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通过青海移动微法院为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提供诉讼服务。庭审前,书记员建立了临时庭审工作群,指导当事人如何注册,进入庭审及签笔录;庭审中,通过法官耐心引导,最终双方当事人都表示愿意放下成见,给对方一段重新思考的时间,为维系家庭的完整再作出努力。基于对原告健康安全与诉讼时效的考虑,承办法官杭丽为原告办理了线上撤诉,并送达了裁定书。

本次案件办理过程中,承办法官灵活运用线上撤诉模式,指引原告在视频连线中展示并宣读撤诉申请书的内容,最终由当事人在线签署笔录,线上撤诉圆满完成,整个流程用时不足十分钟,充分体现了“数字法院”应用对工作流程的优化效果。不仅为当事人节约了诉讼成本,缩短了诉讼时间,也在防疫期间缩短了案件审结周期。

与此同时,立案庭的法官也用线上庭审的方式开庭审理了一起物业合同纠纷案件。原告诉称,被告住原告承担服务职能的小区,原告与小区业主委员会签订了十年服务合同,但被告不履行物业服务合同义务;2020年10月15日止2021年4月15日,拖欠原告暖气费1599元,物业费562元,合计2161元。被告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原告的服务工作,损害了原告的利益,所以向城中法院提起诉讼。承办法官与双方当事人沟通联系,在征得双方同意后,依托网络庭审平台,法官何亚峰居家主持庭审,书记员祁晨暄在法庭进行平台操作和庭审记录,当事人各自在家参加庭审。

自8月29日以来,城中法院及时调整工作模式,一方面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巡逻劝导、社会面管控等防控工作;另一方面,依托网上立案、移动微法院、在线调解平台、互联网庭审等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网上立案审核228件,发送缴费通知书150件,线上开庭13件,网上调解案22件,电子送达81件,联系当事人236次,审执结案件62件。下一步,城中法院将继续做好司法便民工作,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期待,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时刻守护万家灯火。

 

 


 
来源:青海法院网
责任编辑:李生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