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朋友借款久不还 微信调解化纠纷
作者:城中区法院  发布时间:2022-12-02 10:42:53 打印 字号: | |

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却因为一起借款纠纷诉至人民法院,双方反目成仇。近日,城中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米佳怡通过“背对背”微信调解成功调解了这起民间借贷纠纷案。

汪先生和徐先生本是相交多年的好友,如今却对簿公堂,因为借款,双方争执不休。

2014年8月18日徐先生因资金周转困难向汪先生借款30000元,汪先生向徐先生告知只能从信用卡透支取款,每天15元的利息,每月450元,徐先生同意偿还本金及利息。汪先生从信用卡中取现30000元给付徐先生,但徐先生至今未给付,汪先生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故诉至城中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在详细了解案情后,认为该案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案情简单清晰、经过与双方当事人电话沟通,了解到二人为多年好友,存在调解的基础。因考虑到当前疫情形势,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借助微信组织双方进行“背对背”调解,在调解的过程中,徐先生表示如今负债累累,经济压力比较大,只能给汪先生偿还12000元,经承办法官从情理与法理多方面与汪先生进行沟通后,最终汪先生念及朋友情谊表示愿意接受此方案,徐先生亦表明将于2022年12月31日前给付汪先生借款本金及利息12000元。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就这样一场好友之间的诉讼就此落下帷幕。

“金钱诚可贵,友情价更高”。朋友间借贷本就是相互信任的体现,莫让“失信”行为伤害彼此友情。法官温馨提示:朋友间借款仍需谨慎,不仅需要出具欠条,约定好借款金额、还款日期、利息等事宜,同时也需综合考量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莫让好心办了坏事。

近年来,城中法院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情与法”相贯通的办案方式,采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妥善化解婚姻、家庭、合同纠纷等民商事案件,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维护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以实际行动为民办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来源:青海法院网
责任编辑:李生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