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青海法院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丰富联络内容、加大对人大代表关注案件和督办案件的办结力度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增进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改善司法环境,推动法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代表们对青海法院这五年工作的评价吧!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民革青海省西宁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汪丽
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在过去履职的五年当中,我深深感受到省高级法院在执法办案、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创新,见证着公平正义的一次次实现,更见证着温暖民心的点滴感动……
司法,是否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用响亮的声音、扎实的脚步作出肯定的回答,我感受了“精准审理涉疫案件给群众带来的司法精度”,触摸到了“‘暖冬’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带给群众的司法温度”,更体会到了“司法改革为群众带来的司法速度”,司法为民的每一个举措饱含着忠诚为民的民生情怀、每一个故事背后感受着法治的力量与温度。
我是一名民革党员,在未来五年我将继续发挥民革界别特色优势,架好与百姓连心桥,讲好法治故事,让法律法规“飞入寻常百姓家”。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海东市平安区第一小学校长 祁海霞
人民司法是阳光的事业、普惠的民生。过去五年,全省法院依法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力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坚守为民初心,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有力提升了群众获得感;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在优化营商环境、司法保护生态环境、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办法多、效果好。特别是海东地区法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群众关切,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为出发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大力推进一站式服务,健全诉讼与非诉讼联动解纷体系,设立驻村调解室,挂牌“无讼村”示范点,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接着一件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希望人民法院更加注重基层工作的创新,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时代价值,推广“拉面巡回法庭”“候鸟式法庭”“旅游生态法庭”等各类亲民、利民、便民的巡回法庭,就地开庭审理案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海西州农牧特色产业指导服务中心高级兽医师 浮怀琳
近年来,省高级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司法理念,积极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审判执行质效,人民群众明显感受到法院办案期限缩短、司法公开透明、诉讼服务不断完善、法官管理不断加强、司法水平不断提升,工作亮点频频、成绩喜人。
工作中,各级法院紧紧围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的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做了大量工作,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方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举措,工作理念、方法、能力、作风方面的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为践行“打官司不求人”承诺,出台了很多实实在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的重要举措,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焕发活力,让企业更有信心;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推行的全流程网上办案、12368诉讼咨询服务等一刻都不停步,让老百姓感受到了诉讼效率的提高和诉讼服务的便捷,切实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和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今后我也会持续关注法院工作,履行好省人大代表监督支持等职责。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海北州刚察县委副书记、县长 斗拉
全省各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固本培元筑根基,正风肃纪转作风,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能够克服疫情影响,充分借助智慧法院建设成果,通过“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线上线下诉讼服务渠道的畅通,持续满足人民群众的诉讼服务需求,通过采取巡回审判、诉前调解等各种举措,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促进良法善治,充分彰显了法院的为民情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希望法院:一是进一步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优化诉讼服务流程,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路,数据多跑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二是探索更加丰富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与其他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合作,让矛盾纠纷化解更高效。三是进一步加强执行工作力度,发挥执行威慑,强化失信惩戒措施,积极促进社会诚信建设,为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海北州祁连县委副书记、县长 贺生杰
去年以来,祁连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决策部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实现司法为民精益求精、服务大局全面提升,特别是积极回应全县人民群众对环境司法的新期待、新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推动创建全国文明示范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新的一年,希望祁连法院继续紧紧围绕司法办案第一要务,强化大局服务和民生保障,全力提升审判质量与效率,以高质量司法新实践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海北州海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陶尕勇
近年来,我真切感受到,全省法院与人大代表联系更加紧密,高质量办复代表建议,转化为推动法院工作发展的举措。全省法院积极邀请人大代表视察法院、旁听庭审、参与调解、见证执行,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履职、发挥作用;定期开展走访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建议活动,为基层治理提供了许多新思路新举措,在街镇、社区等设立联动工作机制、法官工作室等,主动靠前服务,取得良好效果。新的一年,希望全省各级法院积极推进更高水平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新发展阶段新青海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玉树州玉树市委书记 张琨明
五年来,玉树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服务大局有思考、有策略、有力量、更有温度。
围绕平安玉树、法治玉树、生态玉树等重点中心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执法司法能力水平,弘扬正风正气,高效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如协调化解了灾后重建期间积累的大量矛盾纠纷,主动对接行政部门开展诉源治理,彰显了司法的公正担当。
立足玉树实际,倡导“多调精判”,注重情理法理相统一,用心用情做足释法明理、判后答疑。针对玉树地广人稀、牧民“候鸟式”流动等特点,法官日夜兼程,深入偏远牧区开展巡回审判,生动展现了法院干警扎根高原为民的奉献传承。特别是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智慧法院建设应用等,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如手机立案、远程庭审、在线诉讼等新型办案模式,让牧区老百姓充分享受到法院信息化建设的红利,司法服务顺民心、接地气、受欢迎。希望法院工作继续着眼于发展的新趋势、群众的新期待,不断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果洛州达日县人民政府县长 索南嘉曲
近年来,果洛法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深掘习近平法治思想精髓要义,牢记司法为民宗旨,牢牢把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审执效率,努力打造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法院队伍,为维护好全州安定团结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五年来,果洛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8872件,审执结案件8745件,结案率98.56%,一桩桩案件的判决,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牧民群众心田,让司法为民的承诺掷地有声。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黄南州特殊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确藏卓玛
近年来,审判机关立足主责主业,在做优刑事审判、做强民事审判、做实行政审判、做好涉诉信访、加大执行力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强烈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审判自觉护航党的“二十大”,现如今公平正义已成为新时代人民司法的鲜亮底色。特别是成立少年法庭,在案件审理时坚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原则,常态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下一步,希望审判机关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全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