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卡法庭及辖区人大代表一同成功调解了一起长达数月之久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揽子解决了涉及农民工工资的问题,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案情回顾
2022年5月3日,原告与被告签订《建房合同》,双方约定:1.被告将位于兴海县河卡镇自建二层框架楼承包给原告;2.承包方式为包工包料;3.承包价格为每平方1480元计算,并对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进行了明确约定。合同订立后,原告雇佣11名农民工修建案涉二层楼房。2022年8月,原告按《建房合同》完成了房屋修建,房屋修建面积420*1480元,共计611536元,结算完毕后,被告支付原告500000元,剩余111536元至今未给付,原告多次找被告催要,但被告以工程中存在瑕疵为由未偿还工程尾款,迫于无奈,故原告诉至法院。河卡法庭受理该案后,经过了解案件的前因后果,发现该案争议焦点系原、被告对工程中上下水明、暗管道及上下水阀门、水井等方面约定不详所导致,承办法官为节约双方当事人诉讼成本,邀请了有资质的建筑施工头进行了现场勘察,且因该案原告因工程款拖欠未及时发放11名农民工工资,为便于一次性解决矛盾纠纷,承办法官通过实地走访、背靠背调解等方式,向双方当事人释法说理,提出解决方案,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见证下冰释前嫌、握手言和,被告也当庭履行了对原告的工程尾款102975元,该案最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群众诉求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衣食住行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人民群众在生活中面临的每一个难题,都是我们法院人的考卷,考验着每一个法官的智慧和能力。下一步兴海县人民法院河卡法庭将持续为民办实事,在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诉权上狠下功夫,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高效、便捷的解纷需求,积极探索枫桥经验,通过多元调解,快速实现案结、事了、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