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法治利剑,筑平安之基,是社会公平正义之所需,更是人民安居乐业之所盼。近日,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海东市委关于平安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平安海东建设主体责任,海东两级法院开展涉金融暨涉民生集中执行活动,着力通过常态化执行攻坚推进平安海东、法治海东建设,司法助力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海东中院党组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以“实现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为工作目标,集中全市法院力量出重拳、亮利剑,以强大声势推动形成执行高压态势。同时,通过进一步健全机制、细化流程,努力破解执行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千方百计将法官手中的一个个案件兑现为胜诉当事人手中的“真金白银”,以执行利剑为平安海东建设和全市民生福祉保驾护航。
全面部署:全市法院召开专项执行活动座谈会
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将“质效双优”竞赛活动成效转化为推动全市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4月17日,海东中院组织召开全市法院涉农商银行(农信社)金融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座谈会。
座谈会上,宣读了《关于在全市法院开展涉海东农商银行(农信社)金融案件专项执行活动的实施方案》,对即将开展的“金融利剑”集中执行活动作出安排部署。海东农商行就全市涉农商银行(农信社)案件基本情况及贷款清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乐都区法院就如何顺利完成本次专项执行活动进行表态发言。
利剑出鞘:打响首站互助“第一枪”
4月19日上午,互助县人民法院办公楼前警灯闪烁,秩序井然,全市法院涉金融暨涉民生集中执行互助片区集中执行启动仪式在此举行。
“出发!”随着一声令下,来自全市法院共计42名干警分乘11辆警车,在全县范围内查找前期摸排出来的涉金融及涉民生案件被执行人。通过两级法院执行干警凝心聚力,通力协作,共拘传被执行人9人,拘留7人,执结涉金融和涉民生案件38件,执行到位237.73万元,使一大批案件得到实质性化解,在该县乃至全市范围内产生了强大的威慑力,彰显出海东法院执行活动有“速度”,执行举措有“力度”,保障民生有“温度”,得到了当事人的普遍赞赏。
用足措施:有速度、有力度,更有温度
5月18日,两级法院执行干警在乐都区法院审判大楼前集合,执行活动第二站拉开帷幕。
本次集中执行活动历时两天,共派出执行干警56名,出动警车12辆。活动中,执行干警在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同时,审慎采取强制措施,对标的额较小的案件,做好释法说理工作,力促案件当场履行完毕;对有能力但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拘留等强制措施;对被执行人不在家或故意躲藏的,向其家属做思想工作,由家属代为告知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法律后果,督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义务。通过分类施策、一案一策的方式,力保集中执行“有速度”、执行举措“有力度”、保障民生“有温度”。
“感谢法院,感谢政府,我终于拿到了我的血汗钱!”在乐都区法院涉民生案款兑现大会上,拿到案款的申请执行人陈某激动地说。
乐都站执行活动中,共传唤30人,拘留9人,执结案件23件,执行到位金额293.84万元,其中执行完毕案件5件,自动履行29.61万元,部分履行后达成执行和解案件18件。该院后期又通过合并执行、以物抵债方式,圆满执结了17件涉金融不良资产清收案件,执行到位金额5628.5685万元。
重拳出击:日奔夜走 誓让“老赖”无处藏
“民和站执行活动共拘传20人,司法拘留7人,执行到位金额235.07万元。”执行法官向省、市媒体介绍道。
执行干警巧妙把握被执行人的作息规律,打破常规办案时间,利用午间、傍晚、深夜等时机,对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督促其履行相关法律义务。通过善意执行与强制执行相结合的执行方式,充分彰显了全市法院执行攻坚的决心和司法为民的情怀。
被告王某未履行义务并常年在外躲避执行,执行法官寻得王某后,再次进行反复劝说,并告知其拒不履行承担的法律后果,王某表示愿意主动履行并采用现金+转账的形式当场还款3万余元。被告魏某因未按期履行义务,该案进入执行程序,5月25日晚,承办法官对魏某采取了拘传措施,魏某迫于强制措施压力,当场履行劳务费,案件就此执结完毕。
人民法院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调整利益关系、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建设平安海东的重要使命。下一步,全市两级法院将继续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主动融入平安海东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整体布局,持续推动执行攻坚常态化,加大强制执行力度,以强有力的措施打出执行声势,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