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南北山生态保护迈上新台阶
6月28日上午,“南北山生态保护司法协作修复基地”在西宁北山美丽园揭牌,这是继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挂牌“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警示教育基地”之后,省高级法院与省林草局设立的以生态修复为主的司法保护基地,标志着我省在全方位构建“案件审理+司法宣传+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司法保护体系方面又迈出新的一步。省高级法院副院长才旦卓玛、省林草局副局长赵海平出席仪式并致辞。
才旦卓玛指出,设立“南北山生态保护司法协作修复基地”,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和“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重大要求”的具体举措,是贯彻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生动实践。今后,省高级法院将进一步加强同省林草局的联系,在法制宣传、补植复绿、劳务代偿等方面推动司法协作修复基地发挥更大、更多、更好作用,不断推动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青海篇章,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人民福祉。
才旦卓玛强调,全省法院要始终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主动融入各地党委领导下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切实发挥司法协作修复基地的功能作用,持续深化跨区域、跨部门生态治理协作体系,特别是在司法协作修复、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加强各法院之间的协作配合,切实扛起江河源头生态保护司法担当,坚决守卫环境资源。要进一步放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品牌效应,实现生态保护司法协作修复基地“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实施、高成效带动”,奋力交出守护全省“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的“高分答卷”。
赵海平表示,省林草局将继续加强与省高级法院的协调协作,积极开展成果展示、法治宣传、警示教育等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基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生态司法+专业指导”相融合,促进司法审判、行政执法和环境生态修复协调统一,把“南北山生态保护司法协作修复基地”建设成全省生态司法联动的生动示范。也会进一步加强与全省法院系统的沟通交流,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为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次设立基地得到了南北山绿化服务中心和北山美丽园的大力支持和协助。省人大监司委有关领导,省市区三级法院、铁路运输法院及南北山绿化服务中心、北山美丽园相关领导参加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