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助法院五十法庭成功化解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从立案受理到结案,用时仅用7天时间,充分体现了我院认真实践“质效双优,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理念。
原告李某系甘肃居民,在微信转账时误将钱款转给了在青海的好友被告李某,原告发现后立即联系被告说明了因操作失误转错账并请被告退回钱款的请求。索要无果后选择网上立案,我院工作人员受理案件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与被告李某取得联系并释法析理诉讼引导,李某同意于第二日到五十法庭进行调解,但到期后被告不但没有如约而至,甚至拒接电话,无法联系。工作人员根据原告提供的地址到被告家中送达无果后。通过向村委和邻居打听了解到被告的位置便立即前往,在找到被告本人询问其是否知道被告位置时,被告矢口否认佯装不知,后经他人证实被告才承认工作人员找的人就是其本人。本案法官对李某告知案件情况并对其进行普法教育,李某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当场履行了案件款并向法官和原告表示歉意。工作人员将案件款转给原告后,原告对我院的办案速度和效率表示了极大的认可。
通过本案也告诫一部分抱有“只要不接法院电话、不提供自己的下落,就可以逍遥法外”侥幸心理的当事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法律不会容忍“老赖”游走在法律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