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海北法院一执行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刊载推介
作者:海北中院  发布时间:2023-08-29 09:43:18 打印 字号: | |

近日,海北法院发布的执行工作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六大典型案例中,一则排除妨害纠纷案被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作为能动司法(执行)典型案例刊载推介供各地学习借鉴。该案例是海北法院充分发挥执行职能,加强部门协调联动,突出执行强制性特点,推动基层治理的一起典型案例。

拉某与沙某排除妨害纠纷案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人民法院发挥“法官工作室”职能,采取“力度+温度”执行方式促结案

【执行要旨】

因常年积怨,被执行人以堵塞公共牧道方式泄愤,影响申请人正常通行,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法院(以下简称刚察县法院)发挥“法官工作室”职能,调取档案资料并询问相关人员后明确案情,主动邀请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县检察院、乡政府、县草原监理部门代表多次勘察争议草场,充分发挥强制执行威慑作用,最终促使被执行人沙某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基本案情】

拉某与沙某排除妨害纠纷案,2021年11月刚察县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沙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清理堆积公共牧道上设置的土堆、网围栏等障碍物。

判决生效后,被告沙某未按期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拉某于2022年3月向刚察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中,被执行人沙某以双方存在草场界限争议为由,拒绝履行清除障碍物的义务。执行法官走访调查发现,双方当事人系姻亲,1994年以来,因对家庭承包草场分割界限存在争议积怨较深,2021年牲畜转场时双方矛盾扩大,被执行人沙某以堵塞牧道的过激行为泄愤。考虑双方系姻亲且系邻里,为避免矛盾激化,从源头上实质化解纠纷,刚察县法院充分发挥“法官工作室”职能作用,调取档案资料并询问相关人员后明确案情,主动邀请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县检察院、乡政府、县草原监理部门代表多次勘察争议草场。但被执行人沙某均不予配合,2022年4月5日,刚察县法院依法将沙某司法拘留15日。在相关部门的有力配合下,刚察县法院充分发挥强制执行威慑作用,最终促使被执行人沙某主动履行法律义务,双方重新划定草场界限,该案矛盾从根本上化解。

【典型意义】

本案是人民法院借助乡村基层组织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发挥“法官工作室”职能,采取“力度+温度”执行方式实质化解邻里纠纷,助推乡村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该案执行中,刚察法院为促进乡村稳定、邻里和谐,注重走访调查,找准矛盾症结,积极借助乡村社会治理力量,发挥强制执行威慑力,平衡双方利益,推动矛盾从源头上化解,维护牧民生产生活秩序,有效助推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来源:青海法院网
责任编辑:李生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