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帮信”犯罪危害大 切勿贪利断前程
作者:祁连县法院  发布时间:2023-09-12 14:48:02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电信网络犯罪呈高发态势, 其中原因之一是大量银行卡、电话卡被出租、出卖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转移赃款的主要工具。而非法“两卡”泛滥成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根源,给人民群众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社会诚信,危害十分严重。 

2023年9月9日,祁连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案,并当庭宣判。被告人钟某某、秦某等七人贪图利益,将22张银行卡出售,获利16450元。七名被告人出售的银行卡用于支付结算被害人张某某等人被诈骗钱款,涉案银行卡流水达498.55万元。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王某等四人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王某等四人分别判处一年至十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被告人钟某某等三人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对钟某某等三人分别判处一年二个月至十一个月不等的刑期,并处罚金。对其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在庭审结束后,主审法官就该起案件,对旁听群众及七名被告人进行了以案释法,法官寄语:

该案典型意义在于,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人民法院在“断卡”行动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及关联犯罪,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切实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通过庭审直播、司法文书公开、以案释法等形式开展法律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自觉抵制出租、出售、出借“两卡”的行为,扩大案件社会效果。

对广大群众来说,为防止自己的电话卡、银行卡被犯罪分子利用,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加强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二是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保护好登录账号和密码等信息,对于长期不适用、闲置或丢失的银行卡,要及时做销户处理;三是做好有效防范,不随意点击短信、网络聊天工具或网站中的可疑链接,警惕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轻信陌生电话;四是微信、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不要存入大量资金,在日常网络支付中使用资金较少的银行卡,谨慎向陌生人账户转账,有问题及时向公安机关咨询求助。

团县委青年代表、海北州第三高级中学学生、祁连县消防救援大队、祁连县八宝镇东村、祁连县拉洞新型社区居民共120余人参与旁听了案件审理。

 
来源:青海法院网
责任编辑:李生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