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们的钱全部收到了,
真的谢谢你们!”
向某等四名申请执行人
向玉树州中级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来电
激动地说道
......
一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束住四名农民工10多年手脚
如今终于得以解绑
申请执行人向某等人觉得
即便迎面的寒风都是沁人心脾的
![1704156875836710.jpg](https://img.chinacourt.org/ptr/original/142/5032142.jpg?imgid=5032142)
事情还要从2011年说起。向某等四名原告与被告称多县某村委会签订《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约定原告方修建176套安置房,同年10月,被告对该工程进行验收,因每户增加房屋面积额外产生费用,双方就工程款发生纠纷并诉至法院。经法院审理,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2548260元。判决生效后,因被告未及时履行还款义务,原告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1年10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第一时间通过线上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了全面查询,并赴被执行人所在地线下查询财产线索,依法冻结了其银行账户,第一次执行到位553272.47元,再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后经申请执行人申请,法院对村委会负责人采取了限制高消费措施。因各申请执行人无法提供可供执行财产线索,法院穷尽各类执行措施后,向各申请执行人进行释明,此案于2022年4月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在执行法官心里,终本案件依然是“未结案件”。加之该案涉及176户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执行款也都是农民工的血汗钱,执行法官多次与村委会沟通,并协同镇党委、政府,县委、县政府等部门会商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在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下,经州中级法院、称多县法院共同努力下,双方当事人同意当面协商解决。
考虑到申请执行人均在外地,其中有两人年事已高、身体欠佳,到玉树可能会出现身体不适,也增加当事人出行成本。执行法官积极协调县、镇有关领导和该村曾任、现任两位书记前往西宁市进行调解。2023年11月4日,双方当事人在法院的主持下,终于心平气和坐在了一起。
但调解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伊始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让。经执行法官耐心细致的劝导、梳理案件起因和利弊关系,十个小时之后,申请执行人终于作出适当让步,被执行人同时答应一次性予以支付剩余款项,执行法官随即主持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被执行人于一个月内一次性支付1350000元。
最终,约定到期后
被执行人按时足额向法院转款
12月28日,法院将该执行款发放完毕
今后,玉树州中级人民法院将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能动司法,持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用心用情用力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案件有人管、管到位、管到底,及时将当事人“纸上权利”兑现成“真金白银”,维护司法裁判权威,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