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诉源治理多点发力 纵深推进平安建设
作者:城东区法院  发布时间:2024-01-03 09:29:34 打印 字号: | |

城东法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级支撑”的社会治理大格局,聚焦矛盾化解,深化诉源治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努力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平安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中心四平台,助力诉调精准对接

入驻城东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划分各类多发、易发纠纷类型,成立民间借贷、房屋买卖、物业服务、劳务合同、道路交通等调解工作室,指派法官、特邀调解员入驻中心,聘任12名特邀调解员,充实解纷力量。自7月入驻中心以来,成功调解案件1618件。深化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全国法院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诉前调解平台、多元调解APP、12368诉讼服务平台应用,安排21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云端”调解、督办,有效提升诉前调解工作质效,今年以来,通过人民调解平台调解成功3710件,通过道交平台调解案件157件,诉服平台群众满意度评价工单已办结251件。

健全工作机制,重塑前端解纷格局

充分发挥法院对人民调解的指导作用,强化“人民调解+特邀调解+法院调解”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多元化解解纷。建立司法确认联络员机制,确保“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案件快速立案、快速审查、快速办理,办理司法确认案件615件。与区司法局、各街道办事处、区人社局、总工会、公安分局、银保监会、市场监管局等15个部门、3个行业组织、18个基层治理单位建立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纠纷、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金融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物业纠纷、校园伤害纠纷等诉调对接机制,推动形成“社会解纷在前、法院诉讼断后”,递进式分层过滤体系。成功化解新千集团旗下物业公司拖欠100余名员工工资系列案件、涉及50余名农民工劳务合同纠纷案、某小区物业纠纷及车位返租等一批案件。

做实繁简分流,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持续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明确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工作思路,实现诉前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不断完善小额速裁工作流程,推行要素式审判模式和“员额法官+法官助理+特邀调解员”的团队作战模式,实现小额速裁案件质效合一、即审即结。2023年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6075件(含918件小额诉讼案件)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1381件。积极推行类案指导,对物业纠纷、劳务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等,采用“择案先调、样板解纷”模式,统一标准进行调解,实现个案引领,“一揽子”解决同类案件。在审理7名海亮大都汇业主诉房地产开发公司车位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积极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在该协议的指引下,快速化解了其余800多名业主的同类纠纷。

强化专业指导,提升人民调解能力

积极对人民调解开展对口工作专业指导,采取集中授课、示范调解、案例分析、旁听案件审理等形式对各类调解主体开展不定期培训,对疑难复杂问题进行联合“问诊”并提供解决建议,促力、助力不发生、少发生矛盾纠纷。2023年组织开展各类调解业务培训4期,线上线下指导人民调解员调解案件2062件, 采取个案示范调解的方式陆续解决亨运物业、庭邦物业、世贸物业、安泰物业等物业纠纷300余件。

预筑室者,先治其基。城东法院将不断加强党对诉源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诉源治理积极参与构建东区社会治理新格局,注重发挥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示范、指导作用,创新司法工作机制,提升司法工作能力,加大矛盾纠纷一次性化解力度,持续释放诉源治理新动能,助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全力推动平安东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来源:青海法院网
责任编辑:李生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