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为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司法为民之宗旨,德令哈市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跨年不放松力度,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全力以赴破解执行难题,只为能够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生效裁判得以履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案情回顾
2013年,被告王某以做生意为由向原告某五金商贸销售部借款7万元,之后被告陆续向原告归还了4万元。2023年,原告在多次寻找被告无果的情况下将被告诉至德令哈法院,后双方达成调解。但在履行期限届满后被告仍未按期付款,原告遂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经查询,被执行人王某下落不明,未发现其银行账户及网络资金存款,也暂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车辆、房产等一系列财产信息,被执行人拒不接听法院电话。最终,法院将被执行人王某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限制高消费。
突来的消息
2024年1月2日上午10时许,德令哈市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得到失踪逃匿的被执行人王某行踪线索后,立即组织人员开展线索核查工作,经查询发现王某在德令哈市XX酒店有入住记录,随即前往该酒店查找被执行人下落,但发现王某并不在房间,为不打草惊蛇,执行干警只得暂回,并不间断查询被执行人活动轨迹实时数据,准备待其回酒店是将其控制。因被执行人王某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多地涉案众多,且被多地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对抗法院执行方面,王某可谓“诡计多端”,同时又十分警惕。
中午12时,执行干警竟接到了被执行人王某“主动”打来的电话,王某称其目前在小柴旦湖附近工地上,暂时来不了法院。此时全体执行干警都在疑惑,难道执行行动已经被王某发现了?随后立即告知王某需主动到法院来处理案件。
陷入僵局
下午14时,王某仍未主动到法院,执行干警决定再次前往酒店寻找,据酒店前台工作人员告知,王某在收拾了一点行李后匆忙离开了,也未办理退房手续,房间内还遗留了其他一些物品。据了解,得知王某是通过酒店前台及经理了解到法院执行人员来过。因该酒店工作人员在被告知不得将执行行动向任何人透露的情况下,仍擅自将法院执行行动透露给被执行人,造成了被执行人逃避的严重后果,执行人员对该酒店工作人员及酒店经理进行了批评教育,其二人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转机
就在案件陷入僵局时,王某活动轨迹查询于当日15时许传来消息,王某购买了1月3日早上9时前往西宁的火车票。可以确定王某确实要逃匿,执行局局长立即作出执行干警提前前往火车站围堵的部署安排。
雷霆出击
下午18时,就在执行围堵王某任务一切准备就绪时又传来了王某已经改签了乌兰县至西宁市的车票,该车于19时出发22时到达。为了安全、稳妥地完成执行任务,执行局局长立即向院党组进行汇报,并迅速调整部署,经研究确定执行方案,由1名执行干警和2名司法警察组成的执行突击小组,连夜驱车前往西宁车站进行拦截。
胜利凯旋
晚上20时30分许,执行突击小组准时从院本部出发,经过5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执行突击小组一路克服冬夜凛冽刺骨的寒风和长途跋涉的疲劳等种种险阻,于深夜凌晨3时到达西宁市。由于已是凌晨深夜,无法在通过公安机关大数据中心查询被执行人轨迹线索,在短暂休整后,执行突击小组决定凌晨6点前往火车站对被执行人王某进行拦截,并请求西宁火车站铁路公安进行协助查控被执行人王某进站情况,并在必要时协助控制。
翌日早上7点40分,在铁路公安警务室传来王某进站的消息,执行突击小组和铁路警察迅速出击进行拦截控制,并立即依法拘传返程。经过一昼夜来回1000多公里的长途追击,德令哈市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将被执行人王某拘传回法院并依法对其做出司法拘留15日的决定。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被执行人王某恶意逃避执行,转移隐匿财产,拒不执行裁定违法行为线索。
法官说法
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内容是每一个当事人应尽的义务,必须积极主动履行,如果履行有困难可以向法院说明,并积极取得胜诉一方当事人的理解,协调化解矛盾纠纷。如果恶意对抗法律,逃避法律责任,最终难逃法律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