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个案件,我公司既深刻地感受到了法律的权威和神圣,也深深为贵院优秀团队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近日,城西法院诉调对接中心特邀调解员王红丽收到内蒙古某公司送来的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承载着当事人对城西法院特邀调解团队高效化解纠纷的认可和赞扬。
这背后的故事,还得从一起租赁合同纠纷说起。
2022年,内蒙古某公司与青海某公司签订《汽车吊租赁合同》,将一台汽车吊出租给青海某公司使用,经结算租金为333894元,青海某公司仅支付106000元后,剩余227894元迟迟未付,内蒙古某公司的工作人员为索要剩余租赁费,往返内蒙古、青海两地一年有余仍未解决,无奈一纸诉状起诉到法院。收到立案材料后,立案庭工作人员仔细了解案情,经初步审查案件事实较为清楚,在征得内蒙古某公司同意后案件分流至诉调对接中心进行诉前调解。特邀调解员王红丽收到案卷后,立即开展调解工作,虽然受到对方的抵触和埋怨,但调解员并没有轻易放弃,按照日常工作积累的“碰触-舒缓-再联系”的调解技巧,多次与双方当事人进行电话沟通,了解到青海某公司现存在经营困难,拖欠人工工资等困境,指导法官和调解员本着“如我在诉”的责任态度,反复向双方释法明理,双方当事人重拾最初的信任,互谅互让,短短三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内蒙古某公司自愿放弃所主张的利息及律师费,青海某公司在一个月内付清租金,协议达成后,调解员定期跟踪回访,青海某公司提前一周付清了所欠租赁费227894元,双方的矛盾不到一个月彻底化解,既切实减轻了企业维权的诉累,也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
近年来,城西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创新和发展新时代的“枫桥经验”,主动依靠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在诉讼前端化解矛盾纠纷。2023年城西法院成立诉调对接中心,实现了对所有诉前调解力量的整合,充分发挥特邀调解制度的作用,广泛吸收精通调解工作、品行公道正派的调解人才,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特邀调解队伍,现有常驻特邀调解员16人,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督促履行”的工作机制下,累计诉前调解成功各类纠纷1398件,其中44.9%实现即时清结,有效降低了矛盾纠纷的成讼率,也将“诉源治理”的效果延伸到“执源治理”,杜绝因司法确认案件增长形成新的执行案件增长点。
下一步,城西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坚持个案办理与诉源治理一体推进,把“抓前端、治未病”贯穿于立、审、执各领域、全过程,推动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平安西区、法治西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