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中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建设“平安果洛”为抓手,把初心融入民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小家庭”的和谐促进社会“大家庭”的稳定,因地制宜,破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难题。近日,果洛中院成功化解一起婚姻家庭纠纷。
上诉人扎某与被上诉人俄某于2019年登记结婚,婚后双方感情尚可,但随着家庭琐事矛盾日益增多,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故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离婚。
合议庭了解到双方都有离婚意愿,但对抚养费数额、给付方式、财产分割均有争议,经与双方多次协商,部分争议达成一致意见。考虑到调解方式更能平衡双方利益,合议庭决定庭前再次听取当事人对于财产分割的主张。为缓解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合议庭“背靠背”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宣泄婚姻期间积累的怒气,怨恨。了解到结婚时扎某曾陪嫁牦牛数十头,现双方就是否返还问题产生争议,互不相让,成为矛盾的焦点。通过合议庭释法析理,俄某表示愿意返还牦牛,但鉴于近些年存在售卖、生老病死、产生孳息等因素,双方对剩余牦牛数量、大小相持不下。合议庭意识到“纸上谈兵”无法彻底解决争议,在快速商议后,决定与当事人一起赶往放牧草场,现场对牦牛数量和特征进行了解确认,当场进行调解。大家放弃午休时间与当事人驱车赶往70多公里外的雪山乡放牧草场,在牧户家中临时支起了“普法宣传点”,就本案所涉和其他与牧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耐心释法说理,同时引导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了俄某需返还牦牛的数量。
牛群归栏时已是暮色降临,由于多户的牦牛混养,加之牦牛拉运不便,为防止调解协议生效后双方在选牛时再次出现争议无法履行导致进入执行程序,或是在交付日期、方式上产生争议,合议庭再次决定让双方当事人就地“分牛”,如数确定好每一头牛,并协商好交付时间、拉运方式签署文书,确保调解“不留后患”。在历经一个小时的“分牛”过程后,双方当事人及亲属再次向合议庭表示了谢意,并热情邀请寒风中的法官们进屋喝杯热茶再返程,法官们笑着说“你们的事情解决了,我们不喝茶也感觉热热的!”,便踏着夜色走上了回家的山路……
“每个家庭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当矛盾无法调和、感情走到尽头时,需要双方冷静、平和的处理。作为一名民事法官,让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一体化保护、矛盾纠纷实现一次性解决,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存和公平,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本案法官如是说道,通过个案的处理彰显着果洛中院新时代人民法官践行司法为民不变的初心。群众利益无小事,果洛中院将牢固树立“调解就是高水平审判”的意识,把暖民心的“小案”、顺民意的“实事”办好,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办理好每一起案件,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