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一桩买卖引发的十年恩怨 看法庭干警如何化解

作者:兴海县法院  发布时间:2024-04-15 09:14:30 打印 字号: | |

系列矛盾解决的是否妥当

不仅关系到纠纷实质性化解

更关系到整个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如果纠纷处理不妥

“小矛盾”恐会酿成“大麻烦”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联系服务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扎根基层最深的司法触角,也是人民群众感受司法正义,检验司法为民工作的神经末梢。因此,着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是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的应有之义。

近日,兴海法院五龙人民法庭妥善化解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促成双方消除隔阂、握手言和,化解了长达十年的心结,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买卖不成 仁义不在

十多年前,原告和本案被告也就是他的小舅子口头达成房屋修缮协议,约定由其对小舅子的房屋进行修缮,但在施工过程中,双方就具体事宜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发生矛盾并僵持了许多年,自此,双方不仅买卖不成,仁义也一去不复返。

积怨已深 久调未决

据了解,自从原、被告因做买卖不欢而散后,双方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期间发生过很多“不愉快的事情”,甚至闹到派出所。为此,村里曾组织过多次调解,均未果,相关部门也曾出面进行调解,但仍未能阻止双方对立情绪的扩张。

剑拔弩张 你告我也告

受理本案后,法庭干警发现原、被告双方情绪激动,由于已经进行过多次调解,双方态度坚决执意开庭判决,且被告表示将会另外起诉原告进行维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陷入僵局。

如我在诉 倾力调解

针对矛盾双方不愿和解的情况,法庭干警秉承“如我在诉”的办案理念,耐心劝导并再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结合实际以案说法,分析利弊,为双方讲解了人民法院处理类似纠纷的裁判规则,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以理性方式化解纠纷。最终,通过倾力调解,双方握手言和,达成一致意见。被告同意给付原告多年未结的劳务款,并承诺将不再另行追究,该案得以圆满解决。

下一步,兴海法院五龙法庭将继续围绕“案结事了人和”的目标,以“如我在诉”理念办好关乎民心向背的每一件案子,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来源:青海法院网
责任编辑:李生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