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兴海法院驻县矛调中心法官工作室和民商事速裁团队及“言和”调解室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遵循,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深度融入“五合一”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从多频联调、案件调解、督促履行、普法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有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能调尽调 始终把非诉纠纷化解机制挺在前面
聚焦矛盾纠纷源头高效化解,积极构建“诉前调解+速裁快审”的纠纷化解快车道。从矛盾纠纷受理受的初步甄别,到繁简分流,再到诉调对接,工作室始终坚持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对适宜诉前调解案件受案先调、应调尽调,用力、用情、用心解开群众的“心疙瘩”。同时,通过与院机关协调联动,采取“常驻+轮驻”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除常驻在矛调中心化解纠纷的专业团队外,各业务庭室法官排期轮驻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实现人员聚合、力量融合、资源整合。年初以来,驻县矛调中心工作室共受理诉前调解纠纷317件,成功调解93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的43.26%,非诉纠纷化解成效进一步显现。
督促履行 切实把司法便民措施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诉前调解职能,始终坚持“抓早、抓小、抓源头”,秉持“谁办理、谁督促”原则,工作室始终以问题争议焦点为导向,深入剖析矛盾根源,找准双方争议焦点,做精做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并对债务人自动履行进行提醒并提供履行义务途径,鼓励当事人积极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用法治力量进行正当激励,避免调解协议变为“一纸空文”,使得案件在进入执行程序前实现案结事了,最大程度节约司法资源。年初以来,驻县矛调中心工作室办结案件中当庭履行的达34件,履行到位金额近20余万元。
同频联调 推动纠纷多元共治、多点联调
充分发挥“五大中心”资源整合优势,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矛盾纠纷多元协同治理,不断强化与县直单位、行业协会、调解组织等机构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逐步形成了“法院+司法”、“法院+妇联”、“法院+公安”等多点协同的“法院+”联合调解局面,不断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今年以来,联合县司法局、县妇联、县公安局会商研判5次,主动排查、联合处置纠纷50余起,成功调处38件。
下一步,兴海法院驻县矛调中心法官工作室和民商事速裁团队及“言和”调解室将继续落实“抓前端、治未病”理念,秉持能动司法理念,凝聚诉源治理工作合力,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基层,切实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就地解决,不断协调联动各部门资源优势,以更精细化的调判技巧,推动矛盾纠纷高质量化解,为进一步夯实平安兴海建设贡献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