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现有44个村民委员会,235个合作社。如何守护社会安宁,服务经济发展?这是西宁市湟中区人民法院多巴人民法庭面临的课题。
近年来,多巴人民法庭紧紧把握“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各方合力,探索多元解纷新路径,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实效,以新时代能动司法推动诉源治理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特色供给满足多元需求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多巴人民法庭具体是怎么做的?对此,多巴人民法庭庭长马文丽告诉记者:“为了更好优化营商环境,多巴人民法庭以物流业、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切入点,树牢人民法庭干警主动融入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时代使命,围绕涉物流、建工、旅游纠纷的案件类型、法律关系、争议缘由、事实认定与分析、法律理解与适用等业务知识的疑点难点,通过召开庭务会议学习、提交法官专业会议探讨、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等多种形式,提高干警队伍的专业素养,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基层基础水平。”
前不久,多巴人民法庭立案受理了一起与快递公司有关的服务纠纷案件。法官郑娟丽在审理时发现,快递公司在与他人缔结快递服务合同时,多为口头约定,没有签订书面服务合同。经郑娟丽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当庭握手言和。同时,郑娟丽针对上述案件中存在的法律层面问题和漏洞,向快递公司发放《企业法律风险提示函》,围绕问题靶向发力,助推企业规范经营。
郑娟丽告诉记者,个案的解决是“治标”,预防和减少可能重复发生的具体问题从而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合规经营才是“治本”。
“人民法庭是基层中的基层,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我们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司法服务的‘毛细血管’向一线延伸,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力量,绘就司法为民新‘枫’景。”马文丽说。
“速”递正义 “裁”暖人心
4月17日,在多巴人民法庭速裁团队办公室,郑娟丽正推心置腹做原、被告思想工作,书记员孙权婷耐心引导双方当事人通过微信小程序调解案件……
“速裁”就是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通过快立快办、速调速裁,让当事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享受到公正规范、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
多巴人民法庭速裁团队在速审速裁方面跑出“加速度”,回应人民群众对于公正和效率的双重期待。今年第一季度,多巴人民法庭共受理案件465件,审结案件288件,其中多巴速裁团队受理案件245件,审结案件145件,受理案件数占湟中区人民法院民事速裁团队同期受理案件数的53.7%,审结案件数占湟中区人民法院民事速裁团队同期审结案件数的50.35%。
“这种又快又有实效的纠纷处理方式,真的太好了。”拿到调解书的王某颇为感慨。2019年9月,李某租赁王某位于湟中区多巴镇的0.254公顷土地用于种植果树,双方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约定租期8年,每年租金2200元,租金一年一结。2019年至2021年,李某按期将租金转给王某,但从2022年开始,李某以没钱为由推脱支付租金,王某多次催要未果,无奈诉至法院。
今年3月19日,为降低双方当事人维权成本,多巴人民法庭决定依法适用诉前调解程序进行审理。承办法官通过细致分析,耐心调解,法、理、情充分结合,最终王某与李某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
烦“薪”事有护“薪”人
今年3月中旬,多巴人民法庭收到郑某等10人诉李某和朋某等5人诉王某的追讨劳务费的诉讼材料,两起纠纷均属于多人诉一人的典型劳务合同纠纷系列案件,涉案金额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法官马俊萍为更好地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降低诉讼成本,考虑到案件事实清楚、症结一目了然、涉案金额不高,及时与李某、王某取得联系,详细了解案情,以“情理+法理”释法明理,反复摆事实、讲道理,规劝他们主动承担支付报酬的义务,并严厉告知拒不履行法律义务将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关口前移,防范在先,切实推进矛盾纠纷联合调处及多元化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这是湟中区人民法院创新拓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的目标。”马文丽说。
多巴人民法庭充分运用多元解纷机制,以“法官+调解员”协商一致的诉前调解方式,力求一次性化解矛盾纠纷。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耐心与双方当事人沟通,积极探求双方当事人和解意向,寻求调解途径,把握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动态,缓和对立情绪,法官从旁对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劝说引导。经过调解员与法官的共同努力,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李某分期向郑某等10人分别给付劳务工资700元到3000元不等。另一起系列案件中,王某分期向朋某等5人给付劳务工资800元到4000元不等。
暖企护企 厚植营商沃土
“感谢法官的辛苦付出,帮助我们与合作社社员达成一致,让合作社能够继续维持发展。”日前,多巴镇某合作社负责人如释重负地走出了多巴人民法庭。
没有法庭上的唇枪舌剑,不见强制执行时的剑拔弩张,一场原本僵持不下的劳资纠纷,在法官的耐心沟通调解下化解于无形……
近年来,多巴镇农业产业发展迅速、生产销售规模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多。今年第一季度,多巴人民法庭共组织干警走访调研农业科技园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为企业开展法治宣传和业务咨询6场次。
“考虑到合作社的长远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亟需合法运行和依法保护。多巴人民法庭结合企业涉诉案件的实践经验,积极开展走访调研,通过座谈交流的方式,参谋企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讲解合同签订、交易方式、证据留存、争议处理、诉讼途径等企业必备法律知识,为企业把好法治命脉、贡献法庭力量。”马文丽说。
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多巴人民法庭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为契机,坚持能动司法理念,前移司法服务端口,持续紧盯“小切口”,发挥诉前调解“多快好省”的机制作用,切实做好诉源治理“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