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提升执行案件“黄金指标”,河南县法院有妙招

作者:河南县法院  发布时间:2024-05-20 10:35:08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河南县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以实现执行案件“控增量、清底数、去存量”为目标,秉持多措并举、快速执行、服务民生、助力营商环境的原则,释放团队创新动能,切实提升执行质效,最大限度快速兑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截至5月1日,执结率、执行到位率、执行完毕率分别达到85%、66.8%、68.42%。

“数据会商”成为常态。将数据作为提升执行工作水平的重要切入口,执行局通过整理数据,分析问题,找准个案处理方法。将工作重心放在提升执行效率上,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协助执行,通过被执行人亲属等“外围”做工作。严格把握结案标准,执行局长对每件案件结案审核,坚决杜绝随意终结、终本,切实防止程序空转。对标对表考核指标体系,每月对执行数据及民事生效案件分析通报,总结梳理工作运行态势,提请党组研究解决对策,举全院之力推进执行工作。

“执源治理”纵深推进。主动向党委专题汇报执行工作,全力争取党委政府对执源治理工作的支持。深化执行协作联动机制建设,凝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工作合力,树立辖区“一盘棋”思想,健全完善党委领导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贯彻州法院“审判抓履行、抓执行”要求,建立逆向思维,执行法官既管审判又管执行,一责到底,对立案、审判部门法官、法官助理及调解员常谈、常讲,形成“立审执”协调配合机制,最大程度防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腾出更多精力专攻执行难案。落实“执前调”,对执行标的较小、矛盾纠纷不大的案件,纳入“多元解纷”范围。

“集中执行”件件解决。认真研判执行案件,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全部纳入集中执行范畴,抓住两级法院及本院集中执行行动有利时机,结合常规执行、协同执行,出重拳、抓老赖,通过切实发挥威慑教育作用,提升社会诚信意识。先后在“破浪风暴”集中执行行动中,共执结“难”案4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200余万元。积极还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官和媒体记者现场见证,通过视频号进行实时双语直播,吸引8.1万网友线上围观,并在执行现场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实现了见证执行和普法宣传完美结合。

“简案快执”富有成效。根据执行案件的类型、标的、案件繁简程度、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等,根据执行难度划分为简易案件和复杂案件两类,书记员、法警团队组成一线执行团队,专门负责办理简易执行案件,同时还负责集约办理各类执行案件的线下查控工作,实现案件快慢有序分道。“简案快执”团队综合运用电话、信息等电子送达手段,迅速送达执行法律文书,畅通联络渠道,缩短流程节点。“简案快执”占全院已结执行案件总量的七成,大大缩短结案周期平均天数,用最少的力量消化解决大多数案件。

“黄金时间”紧盯不放。立足“查人难”顽疾,利用被执行人回家过节时机和“冬夏草场”转移节点精准开展执行行动,缩短办案周期,争取案件快执快结。抓牢“虫草采挖期”等人员回流密集阶段和收入较高时间段,将“乡党”发展为“线人”,在提前掌握被执行人行动轨迹基础上,深入采挖现场精准“找人”降低办案难度,助力实现高效、精准执行。同时,在采挖点开展以案释法式法治宣传,达到“执行一案、宣传一片”。常态化推行“节假日执行”状态,学习借鉴“执行110”工作法,在假期将该院值班人员作为主力,根据申请人及“线人”提供的线索,立即采取执行措施,穷尽一切措施推进案件办理。




 

来源:青海法院网
责任编辑:李生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