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郭佳
这是个荣誉满载的集体——
近年来,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先后被评为全省法院先进集体、青少年维权岗、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2023年度质效双优先进集体,获得青海省五一劳动奖状,荣立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集体二等功、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集体三等功。今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表彰全国法院先进集体,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名列其中。
这是个勇担当、善作为的集体——
近年来,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依法审结了一批严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职务犯罪等案情复杂、社会影响大的案件,政治上铸就忠诚、能力上得到淬炼、专业上不断升华。
和风五月,记者走进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探寻荣誉背后的故事。
一严惩犯罪扬正气 维护正义保平安
青海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负二层至二十层的商铺及小型公寓以签订售后包租、使用权出让合同等方式非法集资,集资诈骗1亿余元,被害群众达数百人。
从案发到二审落槌,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153本卷宗!105页报告!60133个字!”记者采访该案主审法官——省高院刑一庭庭长刘红梅时,她给出了这3个数字,数字背后的故事也在她的叙述中一点一点展露在记者眼前。
2021年1月,该案上诉至省高院刑一庭,刘红梅深知责任重大,阅看卷宗、研判分析,不敢有一丝马虎。
“卷宗被送来的时候,足足有8个纸箱,我的3个柜子都被放满了。看到这些卷宗,我知道这又是一场硬仗。”刘红梅告诉记者。合议庭成员更是兢兢业业准备庭审,仔细研究事实和证据。
“打击犯罪、惩恶扬善,是我们心中不变的信念,更是对公平正义的坚守。”省高院刑一庭法官于海洋说。
依法严惩严重暴力犯罪,审结危害公共安全等案件43件,判处罪犯76人;积极参与禁毒斗争,审结毒品犯罪案件8件,判处罪犯22人;依法严惩腐败犯罪,审结案件14件,判决罪犯14人……2021年以来,省高院刑一庭收案245件,结案236件。
省高院刑一庭聚焦主责主业,严格公正司法,切实履行维护社会稳定、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务,奋力书写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司法篇章
二攻坚克难惩黑恶 聚力办案显担当
黑恶必除,除恶务尽。
今年5月13日,海南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对“8·07”日月山埋尸案罪犯马成执行死刑,这起以马成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画上句号。
39名被告人、16项罪名、57起犯罪事实、5起违法事实……2022年6月14日,省高院依法审结马成等39人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上诉一案。该案是自2018年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海南州乃至青海省时间跨度最长、涉案人员最多、社会危害最大、刑罚最重的涉黑案件,也是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挂牌督办案件。省高院刑一庭法官胡家一、于海洋作为案件承办人,克服重重困难,加班加点开展案件审理工作,确保案件妥善审结。该案件的审结,有力震慑和打击了黑恶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省高院刑一庭作为25个省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承办部门,积极参与打击邪教、枪爆、禁毒、追逃追赃等专项行动的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组织召开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工作推进会,印发《关于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实施要点》,对审结的养老诈骗案件开展“回头看”,核查落实涉案财产的追赃挽损,切实保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发布典型案例,细化办案要求,有效提升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办案质量。
三思想教育不放松 严抓队伍不松懈
盘点省高院刑一庭队伍数字:干警9人,包括法官4人、法官助理3人、书记员2人,其中4人为中共党员。一路走来,省高院刑一庭干警严以律己,他们始终坚持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司法理念,把案件质量作为刑事审判工作的生命线。
学习,是省高院刑一庭的必修课。每逢周一,全员学习讨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
干了快30年的老法官胡家一说:“法官办的是案子,也是别人的人生,只有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才能坚定心中的理想信念,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法官。”
抓队伍建设,省高院刑一庭还有一个诀窍:制度管事,责任到人。
严格落实庭长对全庭案件质量和效率的管理、监督,通过每季度的刑事审判工作动态分析、每月法官办案质效通报制度、案件办理进展情况定期汇报制度,加强庭长对案件质效的动态管理。
加强作风建设,突出解决“四风”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忠于职守的工作氛围。加强廉政建设,严格管理和监督,认真贯彻执行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刑事审判队伍,未出现干警违纪违法情形。
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普法责任进一步细化、实化,在执法的过程中进行实时普法、精准普法,以生动直观的方式把法理、情理讲清楚,让群众更好地理解法律规定、自觉遵守法律。
省高院刑一庭法官走进校园、社区、村庄等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反邪教、反有组织犯罪、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养老诈骗、青少年保护等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增强群众法治意识。2021年以来,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2次、法治宣传12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在审理职务犯罪案件中,积极探索“警示教育+庭审公开”廉政教育新模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直机关干部、群众等2500余人次旁听案件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