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牧区的和谐之声:“牛”转乾坤!

作者:黄南中院  发布时间:2024-06-26 08:38:31 打印 字号: | |

在遥远的牧区,蓝天白云下,广袤的草原如同绿色的海洋,牦牛悠闲地吃着草,在这片宁静的牧场上,却发生了一场因牦牛交易而引发的纠纷。

格桑(化名)是这片草原上的一名年轻牧民,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逐渐在牧区站稳了脚跟。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中了晋美(化名)家的一群牦牛,认为这些牛品种优良,非常适合繁育,于是,格桑与晋美商量,以每头牛3900元的价格购买了35头牦牛,总价高达136500元。格桑当场支付了6500元作为首付,并与晋美约定了剩余款项的支付时间。

然而,世事难料。原本约定的付款日如期而至,晋美望眼欲穿地等待格桑的到来,却只见空空如也的牧道。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晋美骑着他那匹疲惫的老马,在草原上奔波,寻找格桑的踪迹,希望他能履行承诺,但每次的等待都化为泡影,格桑仿佛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中,音讯全无。

晋美的心情从期待逐渐转为失望,再到愤怒。他心中默念着:“格桑啊格桑,你究竟在哪里?难道你要让我辛苦养大的牦牛白白没了吗?”他的呼唤在空旷的草原上回荡,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终于,晋美决定不再等待,他要寻求法律的帮助。经过泽库县和日镇司法所的调解,双方达成了一致协议,并前往泽库县人民法院进行了司法确认。可是调解协议达成后,格桑又消失了。

面对这种情况,晋美决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他心中暗自发誓:“这次,我一定要让格桑付出代价!”,泽库县人民法院的执行干警们看着焦急又愤怒的晋美,心里也十分难过,决心为晋美讨回公道。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迅速传唤了格桑,并要求其如实申报财产,面对法院的传唤,格桑害怕了,他积极配合法院工作,他主动向法官解释,由于自己目前经济困难,无法一次性支付剩余的款项,但愿意用自家的牦牛来抵偿债务,提出“以牛抵债”的解决方案。

被执行人的一面之词难以说服法院执行干警,他们又通过“线上+线下”的全面财产查控,最终确认格桑除了牦牛外,真的没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在执行干警的释法说理和权衡利弊后,申请执行人晋美最终同意接受“以牛抵债”的解决方案。但由于执行交付活牛具有特殊性,双方当事人在牛的品质、体重、价格、运输等方面又产生了一些分歧。

终于,在执行干警耐心地沟通和双方当事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达成一个公平合理的协议。格桑同意将自家的33头牦牛和3只藏羊交付给晋美,以抵偿剩余的债务,而晋美也对这些牦牛的品质表示满意,同意接受这一解决方案。

次日,执行干警不畏崎岖山路的艰险,驱车三百公里前往邻县深山牧区被执行人格桑家中协助装车及运输牦牛、藏羊。在执行法官的见证下,晋美载着这些牦牛和藏羊,满意而归。

看着渐行渐远的车辆,格桑深深地叹了口气,虽然自家的牛羊又少了,但自己的债务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也算是一种解脱。而晋美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为自己能够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感到欣慰。

这起“以牛抵债”的案件在牧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纷纷称赞泽库县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的智慧与担当,也为这种执行方式点赞,这起案件不仅解决了双方的纠纷,也促进牧区的和谐稳定。从此以后,草原上又响起了和谐的牧歌......




 

来源:青海法院网
责任编辑:李生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