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爷孙”误会引纠纷 法院调解化干戈
作者:平安法院  发布时间:2024-12-17 15:40:36 打印 字号: | |

近日,平安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因误会引发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在调解员“情理法”融合调解下,“爷孙”两人当场拥抱和好,做到了真正的案结事了。

事情发生在2024年9月17日,76岁的李某在自家休息时,家门被王某1 和王某2用脚踏后离开,李某出门查看,误认10岁张某为踏门者,打伤了张某面部等处。张某及家人立即报警,某公安分局调查后向李某出具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李某殴打他人的违法行为成立,给予李某12日拘留并处5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李某年龄超过70周岁以上,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李某自认为已受到某公安局的处罚,不用再向张某进行赔礼道歉,对张某母亲提出的780元诊疗费赔偿事宜也未达成一致意见。遂张某及家人诉至平安区人民法院,请求李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关诊疗费用。

调解员了解案情后,第一时间组织双方调解,通过背靠背的方式先打开双方当事人的心结,再从法律和情理的角度耐心劝导李某,讲明利害关系。最终,被告李某羞愧的低下头,说:“这事都怪我一时冲动,都是我的错!”

在调解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被告李某满怀愧疚,主动提高了赔偿金额,从原本未协商一致的780元提升到1700元,且当场将1700元赔偿款交给原告张某母亲,向原告张某表达歉意并得到了张某及其家人谅解,原告张某也撤回了起诉申请。后李某携家人带着果篮和补品登门看望张某,再次表达了深深的的歉意。至此,一起因误会引发的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本案是切实践行司法为民,充分发挥诉前调解优势的又一成功实践,是发挥好法院定纷止争功能的又一生动案例


 
责任编辑:钟雅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