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八旬婚姻现波澜 法院调解重燃暮年情暖
作者:同仁法院  发布时间:2025-01-20 09:24:30 打印 字号: | |




在岁月长河中,婚姻是相伴一生的承诺,对于老年人而言,更是如此。然而,随着时光流转,一些老年夫妻的婚姻也会遭遇风浪、面临危机。每一个家庭都承载着无数的情感与记忆,老年人的婚姻关系不仅关乎他们自身的幸福晚年,更牵系着家庭的和谐稳定。近日,同仁市人民法院采用“法官+调解员+家人”联合调解的方式,妥善解决了73岁的才大妈与83岁的宗大爷的离婚纠纷案件。以法律为盾、用温情作剑,全力以赴守护老年人的婚姻,在司法实践中书写了一个暖心的故事。

“这日子没法继续下去了,我已经受够了,和他一起生活了四十多年,现在我都已经73岁了,不想再忍受下去了,我没有住处,他把我赶出来了。” 本应是享受宁静晚年生活的才大妈,却在周一上午到立案庭向法官控诉着婚姻中的委屈与不甘。才大妈泪如雨下,四十余载的婚姻生活,于她而言,满是操劳与付出。从青春韶华到白发苍苍,她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家庭,洗衣做饭、操持家务,一心只为家人营造安稳的生活环境。然而,岁月并未给她应有的回报。如今,老伴对她的嫌弃,如同一把利刃,刺痛她的心。在老伴眼中,她这个没有收入的家庭妇女,似乎成了累赘。而子女的不理解,更让她感到孤立无援,满心的委屈只能默默吞咽。曾经相濡以沫的誓言,在现实的冲击下已支离破碎,这一桩桩、一件件不如意的事,都成了她心中无法言说的痛,促使她最终决定走进法院,控诉这段千疮百孔的婚姻。

面对年迈夫妻的婚姻危机,立案法官展现出灵活且高效的应对能力,果断调整工作机制,打破常规诉讼流程的局限,当即组织调解员共同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耐心倾听老人的诉求,法官和调解员以“唠家常”的方式,反复向老人强调“少年夫妻老来伴”,温和地引导两位老人倾诉多年来的积怨与委屈,让压抑许久的情绪得以宣泄。在倾听中,法官敏锐捕捉到问题的关键,从生活点滴出发,唤起他们往昔相濡以沫的回忆,用朴实话语传递着陪伴与理解的珍贵。随后,又前往老人家中化身老年人“权益捍卫者”,向两位老人的子女就赡养义务与家庭和谐的重要性进行了释法析理工作,法官及调解员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致力于让这份历经岁月的婚姻在司法的关怀下重焕生机。在多方努力下,两位老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诉求与行为。最终,才大妈撤回了起诉,与宗大爷携手走出了法院,这场离婚风波得以圆满平息,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归平静。

“家事无小事,家安则国安。”妥善化解家事纠纷,是对公平正义的坚守,能抚平当事人的创伤,守护家庭、稳固社会。此次两位老人离婚纠纷的成功调解,是同仁法院家事审判工作的生动实践。未来,同仁法院将继续深化多元调解模式,重点关注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案件,秉持“司法有温度,温情解纠纷”理念,把司法为民落到实处。努力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为和谐社会贡献司法力量。




 
来源:青海法院网
责任编辑:罗楚江

友情链接